內容摘要:上大學讀研究生,是當下報考志愿時考生和家長普遍的心聲。你光知道考研還不夠,還有一種捷徑叫保研。人的學業需要規劃,沒有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合理規劃的人生才叫藍圖。規劃就如同穿衣服扣鈕扣,第一??坼e,整排都錯啦,衣服扣子扣錯可以解開重新開始,人生呢?
上大學讀研究生,是當下報考志愿時考生和家長普遍的心聲。你光知道考研還不夠,還有一種捷徑叫保研。
人的學業需要規劃,沒有規劃的人生叫拼圖,有合理規劃的人生才叫藍圖。
規劃就如同穿衣服扣鈕扣,第一??坼e,整排都錯啦,衣服扣子扣錯可以解開重新開始,人生呢?
下面具體來說一說保研和考研的區別:
1、保送研究生需要滿足一定的規則和標準。
保研一般要求在本科期間成績優異,然后再加上一些課外活動,參加的科研競賽等方面的加分,最終進行一個排序,確定保研的名單。每一個高校都有自己的考評體系,大一新生入學必須先了解本校的考評規則。211大學的學生前三學年成績排名位次在前10%左右,985院校學生排名在前30%左右,基地班前50%一般就能獲得保研資格。當然,每一個學校的標準不一樣,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保研率都不盡相同。比如某校保研率26%.有些學院占到50%,有的學院占比不到5%,大家不要想當然的套平均數,具體問題針對性分析!大多數的學校保研都是以學分績為基準,學分績不是學習成績,它是相當于一個綜合考量,學習成績,證書,獎項,社團活動,大創項目……等多種因素的計算。前百分之多少的學生可以有保研名額。也就是班級前幾名可能會獲得保研資格。還有在大學期間絕對不能有掛科經歷!保研名額數量要看本專業的招生人數和學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是班里前幾名,一般會獲得保研資格。所以大學里的每一次考試都要慎重對待,它決定了你能否獲得保研名額。 為了獲得目標院校的接收資格,可以通過參加目標院校的考研夏令營、九月預推免及推免服務系統(正式推免)的方式,通過復試后即可獲得入學資格。保研在大四上學期開學初進行,一般是九月份、十月份就完成了招生,考研學生要大四下學期的4月份才能錄取完畢。保研看的是大學前三年的成績,這要求大學前三年要一直優秀,排在專業前列??佳幸话憧妓拈T,大部分考生是數學、英語、政治和一門專業課,準備時間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很多推免生在推免完之后,大四下半學期都會到相應導師那里去學習,這樣推免生又多了半年學習時間,再次占得先機!在大三下學期學生開始申請各大高校的夏令營,如果夏令營通過了,本科院校也同意自己保外校,即可獲得目標院校的錄取通知書。獲得保研資格后,就需要去聯系學校,可以向學長學姐取經,他們當初是去的哪個學校?哪個學校對你的本科學校沒有歧視······確定了學校之后,開始申請學校保研資格,面試合格后,基本就沒問題了。學碩和專碩的含金量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推免生大部分都選擇學碩,這就使得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太少,考取難度極大!比如,北大有十幾個專業只招收推免生,也就意味著統考生沒有絲毫機會。南開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空間安全和軟件留給統考生的學碩名額只有可憐的兩三個。因為專業熱門,專碩名額也不多,使得通過考研途徑上名校熱門專業的概率很低,難度極大,不乏報錄比幾十比一的現象!4、從成功率上來講,保研可以報考很多學校,考研只有一次機會。因為保研是提前決定的,所以它的成功率要比考研高得多。大多數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都能夠順利拿到心儀學校的 offer。而考研的同學要經過緊張的復習考試,然后面試復試等等,現在一般都是差額錄取,也就意味著在最后面試階段你也很可能會被刷掉,然后又要考慮調劑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由于各個高校和導師都喜歡推免生,導致了現在推免生名額不斷增多,雖然總體上推免生所占比例不高,但是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基本全招的是推免生。想通過考研去頂尖高校的熱門專業非常困難,比如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錄取推免生計劃占招生計劃的 96%,只給考研的學生留了一個名額。根據 2014 年《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推免新政策,其中兩點很重要:
⑴、保研分為外保和內保,外保就是可以去自己學校以外的任意高校,只要有高校愿意接收你,你就可以去。內保就是只能讀自己所在的大學的研究生。不過,現在很多學校都不劃分內保和外保了,只要你是保送生,都可以去外面申請,實在是申請不到其他學校,也可以回到本校,尤其是一些雙非院校,鼓勵自己的學生出去讀研。
⑵、專碩還是學碩可自由選擇。
①、選擇保送的學生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不再局限于本校讀研。因不同高校間的推薦免試時間有間隔,因此保送研究生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申請不同的高校。而選擇讀研的同學只能填報一個學校一個志愿,一旦成績不理想,沒過國家線的話都沒辦法調劑。保研的同學會比考研的同學先和導師接觸,可以優先選擇導師,選擇范圍更大。而準備考研的同學只有在知道分數后,才開始聯系導師。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到時如夢初醒,后悔已晚。③、選擇保研的同學一般在大四上學期就確定了讀研高校,剩下大半年的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讀研的同學一般復試結束后只剩兩三個月就要畢業,只能抓緊時間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事宜。如果你目標不是頂尖院校的話,保研去個普通985高校并不難,也更穩定。因為有些高校的推免生都招不滿,比如2019 年重慶大學土木工程推免生預計招生75人,最后只收了60人,而對考研生而言,且不說你是否能過筆試線,即使過了復試比例也是 3:1,也就是 3 個過線生當中只能錄取 1 個,由此可見考研競爭之激烈。保研的同學選擇更多,沒太大壓力。而考研的同學,大多都有非常大的心理壓力。一般來說,保研的同學整個大學期間總體成績優秀,專業素養不錯,學校認可度高,從培養方式上看,保研和考研的學生沒什么區別,但是保研學生全部是一等獎學金,而考研的學生只會有一少部分拿一等獎學金。而且,大多數導師更重視保研的學生。有部分同學可能只是考研成績出色,但專業基礎不一定強,所以各大高校推免生占比不斷提高。第一能夠保研的同學,首先可以保證學習成績優異,證明他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或者說老師以后會比較省心,學生的自主能力很強。第二在于名額和以后的未知性。如果學校一般,導師能力一般,他無法確定是否會有考研的同學會考他的研究生,又是否能考上,如果沒人報,他可能面臨著招不到學生的情況。所以保險起見,有保研的同學和導師聯系的話,大多會錄取。另外要說的是,在畢業后找工作時,單位也一般青睞保研的學生,學歷鄙視鏈,滲透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保研通行的做法是學校劃定基本學習成績要求(主要考察學分績點),按照一定名額比例下發到各院系,由院系所結合其他方面情況,上報名單,學校審批。特長生免試直推:有些學校為了招徠或留住特長人才,往往給予特別優惠,免試推薦就讀研究生。常見的是體育類和文藝類特長生,但名額少,要求很嚴。校際間免試直推:教育主管部門為了鼓勵高校間學術交流,減少學術近親繁殖,近幾年大力提倡向其它高校免試推薦優秀畢業生。免試推薦、保留入學資格: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如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1、6 月-8 月具備招收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高校陸續發布保研辦法或者保研簡章。2、6-9 月考生按高校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在規定期限內寄送給高校。3、9-10 月院校組織筆試、面試。院校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初審之后,將通知符合條件者體檢、復試的時間及復試內容和要求。復試一般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4、10 月院校發布預錄取通知。院校根據復試成績擇優確定申請人的錄取資格。
5、10-11 月被預錄取者參加考研報名。取得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錄取資格者,須在教育部規定的研究生統考報名時間內(網報為10月1-30 日,現場確認為 11 月10-14 日)履行正式報名手續,未辦理正式報名手續者不能被錄取。一般在第二年的 6 月,院校會寄送正式錄取通知書。